蔡甸区属于武汉哪里
蔡甸区属于武汉哪里
蔡甸区属于武汉武汉市西郊。
蔡甸区,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,位于武汉市西郊,地处汉江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带,江汉平原东部,北傍汉江,与东西湖区唇齿相依;南临通顺河,与汉南区山水相连;东濒长江,与江夏区隔水相望;西与汉川市交错接壤;东北邻汉阳区;西南邻仙桃市。
蔡甸区下辖12个街道、1个乡,另设有4个管委会,常住人口46.66万人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476.07亿元,是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。2019年12月,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。
境内河汊纵横,湖泊星罗棋布,大小湖泊28个,承接了区内绝大部分地表径流产水,面积118平方公里。其中后官湖、西湖、小奓湖、桐湖、官莲湖、沉湖等主要湖泊正常蓄水位在19.5~22.8米之间,正常蓄水量约1.3亿立方米。
蔡甸属于武汉的行政区之一。武汉市辖江岸、江汉、硚口、汉阳、武昌、青山、洪山、蔡甸、江夏、黄陂、新洲、东西湖、汉南13个行政区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、东湖新技术开发区、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、武汉化学工业区、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新港等6个功能区。
蔡甸区位于武汉市西郊,地处汉江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带,江汉平原东部,地跨东经113°41′~114°13′、北纬30°15′~30°41′之间。北傍汉江,与东西湖区唇齿相依;南临通顺河,与汉南区山水相连;东濒长江,与江夏区隔水相望;西与汉川市交错接壤;东北邻汉阳区;西南邻仙桃市。
蔡甸区,湖北武汉市市辖区,原名汉阳县,位于武汉市西南部,处于长江、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,江汉平原末端,京港澳高速、沪蓉高速和318国道交汇于此,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。
318国道横贯全境,京珠、沪蓉高速公路在区内交会,构成东西贯通、南北相连的交通网络;汉宜铁路穿过汉江横跨张湾街。境内地势由中部向南北逐减降低,中部均为丘陵岗地,坡度较缓,最高处九真山海拔263.4米,为全区群山之首。
旅游资源丰富,武汉最大的生态“绿肺”沉湖湿地坐落其间。“蓬莱仙境”九真山、“佛山仙境”嵩阳山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。莲花湖碧波荡漾,清香四溢,湖中有城,城中有湖,风景怡人。
境内河汊纵横,湖泊星罗棋布,大小湖泊57个。蔡甸是全国最大的区县级莲藕生产基地,被誉为中国“莲藕之乡”。“蔡甸莲藕”受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蔡甸区下辖:蔡甸街、永安街、侏儒山街、大集街、张湾街、索河街、玉贤街,消泗乡,桐湖办事处、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和蔡甸经济开发区、奓山街。全区共有村288个,村民小组2005个,社区居委会28个。
蔡甸区属于武汉哪里?
蔡甸区,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,位于武汉市西郊。
地处汉江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带,江汉平原东部,北傍汉江,与东西湖区唇齿相依;南临通顺河,与汉南区山水相连;东濒长江,与江夏区隔水相望;西与汉川市交错接壤;东北邻汉阳区;西南邻仙桃市。
介于东经113°41′—114°13′、北纬30°15′—30°41′之间,总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,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蔡甸区常住人口为554383人。
蔡甸地形地貌
境内地势由中部向南北逐减降低,中部均为丘陵岗地,坡度较缓,最高处九真山海拔263.4米,为全区群山之首。北部为平原,地面高程多在20—24米之间,土层深厚,土肥沃。南部为洼地,属于汉水;于长江两河漫滩之间的湖洼低地,高程在19—22米之间。
北有汉水逶迤西来,南有长江浩瀚东去,东荆河自西向东横切全境,构成三面环水之势,全区地貌是以垄岗为主体的丘陵性湖沼平原。
蔡甸气候特征
蔡甸区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,显著特点是气温略偏高,降水略偏少,日照偏少。年平均气温为17.1度,年降水量为1302.4毫米,日照为1639.3小时,冬季平均气温为4.8℃,极端最低气温为-4.1℃,春季平均气温为17.2℃,极端最低气温为1.2℃;极端最高气温为31.7℃。夏季平均气温28.6℃,极端最高气温为37.8℃。
北部为平原,地面高程多在20~24米之间,土层深厚,土肥沃。南部为洼地,属于汉水;于长江两河漫滩之间的湖洼低地,高程在19~22米之间。北有汉水逶迤西来,南有长江浩瀚东去,东荆河自西向东横切全境,构成三面环水之势,全区地貌是以垄岗为主体的丘陵性湖沼平原。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提示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最终指导方案;请谨慎参阅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来自互联网,如有异议,请与本站联系并删除,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,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武汉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